第一中文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日月当空照中华 > 第九九八章 重磅成果

第九九八章 重磅成果(第2 / 4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最重要的是,只要火箭使用火药,那么其火药就总有耗尽之时,到了那个时候,飞得越高岂不是就摔得越重?!

因此,从一开始他们就陷入了困境,万户飞天的悲剧就摆在他们眼前,他们又岂能重蹈覆辙?!

排除了这个选择,李天经和宋应星等人就只能选择孔明灯这条路了。

方向找准了之后,路再远也不怕,因为到达目的地,不过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罢了。

说起来,孔明灯这个东西,在中国可是历史悠久,特别是明朝末年《三国演义》话本小说流行开来之后,知其然的人很多了。

皇帝这是要干嘛啊?这是要信道修仙呢,还是玩物丧志单纯觉得好玩儿呢?!

总之,乍一看到看到崇祯皇帝布置给工学院的这些研究任务,不管是工部尚书毕懋康,还是参与其事的礼部尚书徐光启,全都有点儿傻眼了。

至于工学院的首任祭酒李天经,首任司业宋应星,就更是莫名其妙,不解其意,兼且无从下手了。

还好,不管是徐光启、毕懋康,还是李天经、宋应星,都不是读书读傻了脑瓜儿的书呆子。

等到崇祯皇帝亲自写下的手谕一道接着一道地送去工学院,送到李天经、宋应星等人手上,并让人给他们送去了一盏大内针工织染局精心缝制的孔明灯之后,这些人才终于敲定下了方向,并且也意识到了崇祯皇帝不容置疑的决心。

后世的人们全都知道,热气球升空飞行的基本原理,但是在明朝末年,即使最有见识的科学家,也在这个问题上止步不前。

火箭升空的道理,当然难不住李天经和宋应星这样的人物。

可是万户飞天的故事却告诉他们,火箭升空最大的问题在火药耗尽之后怎么办。

若是像当年的陶成道那样,妄想着升空之后依靠手里拉着几个风筝来提供动力,岂不是如同儿戏?!

而且留空时间想要更长,就必须使用更多火药,然而其重量也就随之变得更大,升空也会更难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