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中文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日月当空照中华 > 第一零零零章 不败之地

第一零零零章 不败之地(第2 / 4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且说当日下午,崇祯皇帝在通州东十里堡的工学院实验场上,亲自看了宋应星等人搞出来的万户号热气球,又亲自观看了万户号热气球的载人点火升空实验。

最后,更是当场褒奖了李天经、宋应星、杨之华、黄宏宪以及工学院内参与“万户号”热气球研制并且表现突出的人物。

根据崇祯皇帝的口谕,工学院祭酒李天经就地被晋升为工部侍郎,并继续兼任工学院的祭酒。

而工学院的司业宋应星,在继续兼任工学院司业的同时,则由工部矿冶清吏司的员外郎晋升为工部一个新设司的郎中,即崇祯皇帝就地新设的一个清吏司,即百工清吏司的郎中。

除了工学院司业的本职之外,开始全面接手主管工部对大明朝各地各类匠师资格的认定、晋升与考评。

而宋应星领着工学院的一干学徒工匠,搞出来的这个热气球,与后世的简易热气球基本相同。

除了一个巨大的内有骨架支撑的水滴型密封球囊之外,就是一个用来载人和载物的巨大吊篮。

而吊篮与球囊之间,则固定着一个用来烧出火焰加热球囊空气的“炉子”,它一人多高的的形制,看起来就像是道士们炼丹使用的鼎炉。

不过这个鼎炉,拥有许多个用来添加燃料或者隔绝空气的的火门,目的是通过调节火焰的大小来控制万户号漂浮的高度。

至于“万户号”热气球飞行的方向,眼下当然是完全控制不了的了,一切都只能取决于风向。

这种层次的热气球,当然还处在相对比较原始的起步阶段,但是目前能够做到载人漂浮并顺风飞行的程度,崇祯皇帝已经十分满意了。

他可不会让宋应星等人超越这个时代去做他们根本做不到的事情,比如内燃机什么的。

即便是蒸汽机这样的东西,他也不会去强求。

他相信,随着历史的发展,时间的推移,他如今努力开创的这个大明朝,会在不久的将来,也许是数十年后,也许是百年之后,自然而然地发展出这样的技术成果。

有些东西强求不来,就是强求来了,若是不符合这个国家和时代的需要,也会因为水土不服而走向消亡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