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中文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> 第四百九十五章:温体仁继续推行新盐法

第四百九十五章:温体仁继续推行新盐法(第2 / 4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那时的熊廷弼,虽然看着位高权重,掌管整个辽地的军需大权,可却有无数双眼睛盯着,稍有差池,便是万劫不复。

温体仁的情况就完全与上述不同,这位是个纯文官,虽然有的时候会外放出来打点地方政务,可最终还是要回来的。

而且以温体仁的经历来看,每出去一次,回来时他的权势就会更重。

天启一朝至今,纯文官能得到皇帝青睐的只有两个人,除了一同负责天启二年山东赈灾的杨嗣昌,就只有温体仁。

所以魏广微心里明白,别看皇帝问的淡然,看上去就好像是闲话家常,自己接下来的回答,却是代表着两个方向。

这第二,就是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,即文官出身,投笔从戎。

这样的人去做的,要么兵备小官,要么一地总督,就算是做到了督师,也不会引起朝臣们的太多注意。

因为这些官职,都是文官督领武将,在外建军,虽然看上去权势颇重,可在京为官的却没有几人羡慕。

这样的位置,摔下来是很疼的,而且基本都是要在外戎马一生,鲜少有什么能调回京师为朝堂重臣的。

像是一地总督,一旦辖区内出了什么乱子,无论是大是小,朝廷基本都不会对带兵的武将进行惩戒,却会轻易处置你这个总督。

伴君如伴虎就是这个道理,皇帝类似这样的问题会很多,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突然有一个。

还有督师,范围就更大了。

就拿朱燮元来讲,辽东之战一旦打输,整个辽东都有瞬间倾覆的可能,到那时他插翅也难逃。

还有,熊廷弼为什么被朝臣频频攻讦?

就是因为辽东经略的这个位置,不仅权势极重,连对各方党派之争也都有很大的影响。

一句话,所有党派都眼红盯着这个位置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