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中文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皇兄何故造反? > 第八十三章:册立东宫

第八十三章:册立东宫(第3 / 5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这也是提前商定好的,要知道,虽然在昨天的小型朝会上,太后和文武重臣,已经将此事敲定。

但是和册封太子一样,总要有昭告群臣的环节,当然,三辞三让也是少不了的……

孙太后高居于丹陛之上,望着底下拜倒的朝臣,目光有些复杂。

她知道,自己这句话一出口,便再无挽回的余地。

然而局势到了此等地步,又岂是她能左右的?

但是鉴于如今的皇太子只是一个两岁的小娃娃,考虑到安全问题,礼部就直接把这段掐了。

不得不说,这场册封大典,虽然意义重大,但是从仪典规制上来说,却的确十分简单。

基本上到此处,大典的基本环节就结束,如果按照正常程序,朝臣们就该退场了。

但是在金英退下之后,礼官却并没有出来宣告结束。

反而是朝臣序列当中,有几位大臣缓缓出列。

幽幽的叹了口气,孙太后道:“诸位爱卿所奏,乃国家大计,准尔等所请,以郕王祁钰即皇帝位,礼部具仪,择日行登基大典。”

今日是册封东宫的仪典,朱祁钰虽然总摄朝局,但是名分上依旧是臣子,故而并没有和孙太后一起坐在上首,而是和群臣一起站在底下。

闻言,朱祁钰对着拜倒在地的群臣。

文臣这边有五人,分别是吏部尚书王直,兵部尚书于谦,户部尚书沈翼,礼部尚书胡濙,左都御史陈镒。

武臣这边,则是丰城侯李贤,成安侯郭晟,忻城伯赵荣,以及驸马都尉石璟,共四位。

九位朝臣,分别代表文武百官,以吏部尚书王直为首,在大殿中央站定。

接着,王直自袖中拿出一份奏疏,带领九位大臣,拜倒在地道。

“圣母陛下容禀,今圣驾北狩,皇太子幼冲,国势危殆,人心汹涌,古语有云,国有长君,社稷之福,臣吏部尚书王直,同文武群臣共请与圣母,早定大计,以奠宗社。”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