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中文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皇兄何故造反? > 第七百三十六章:抽丝剥茧

第七百三十六章:抽丝剥茧(第2 / 5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“所以,学生想请老师出面,举荐杜兄兼掌翰林院事,也算不耽搁朝廷接下来的馆选事宜!”

翰林学士这个职位,看似紧要,但是实际上,它本身的品阶并不高,正五品而已。

只不过,因为其全进士来源的珍稀,以及负责经筵,能够时常见到皇帝的便利性,让人往往会忽略这种品阶上的不足。

像是江渊刚刚所说的刘定之,陈文,李绍这几个,也都是翰林院当中的老人,但是,他们基本都有一个特点,那就是埋头书卷。

从资历上而言,他们基本上都是正统初年的进士出身,通过馆选成为庶吉士,然后在散馆之后留在了翰林院当中任职,一步一个脚印,走的很踏实。

还是那句话,如果不是这样的机会的话,他们这帮初出茅庐的新科进士,连句话都未必能跟于少保这样的人说得上,更不要提朝夕跟随了。

虽然说,这些进士们自己心里也清楚,那是一甲的待遇,但是,始作俑者,其无后乎?

尤其是,他们这一批的进士,因为情况特殊,都是被这些大佬们亲自阅的卷,不要脸的硬要攀附关系的话,说对自己有“知遇之恩”也不是不行。

借着这种想法,不少进士,尤其是那些感觉自己馆选过程当中,有可能会落选的进士,其实都已经开始蠢蠢欲动,想要往六部里去,为自己提早打算。

不过,杜宁的话说的严重,但是,陈循却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,眼皮一抬,道。

其中,刘定之,陈文,本就已经是侍读学士,李绍则是侍讲学士,三人在翰林院中,负责各种讲学,编书之事,在人才济济的翰林院中,才学也是首屈一指。

但是,他们最大的缺点,就是太过专注于学术了,毫无要参与朝政的意愿。

“所以,你觉得谁来继任这个翰林学士合适?”

话问的直接,以至于杜宁和江渊两个原本都已经打算好了的人,也有些迟疑。

片刻之后,江渊拱手道。

“老师,翰林学士不同其他的官职,向来需以清流华选充任,只是经过了前番京察,再加上近些日子兵部整饬军屯要走了不少人,资历足够,且仍在京城之人,已然寥寥无几。”

“除了杜兄和学生之外,剩下的便是刘定之,陈文,李绍等几人,但是,这几人一是资历不足,二是久在翰林院中编书,未曾真正入朝,应对起诸般朝务,恐有些艰难。”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