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中文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都市言情 >电影大亨 > 第三百一十一章.天要塌了(三更)

第三百一十一章.天要塌了(三更)(第2 / 4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一九八零年十二月,HK进入八十年代第一个圣诞节来临之时,潘迪生在HK老牌英文报纸《南华早报》上买下整整八个版面,前五版用来祝贺HK市民圣诞快乐,后三版则刊登自己所卖名牌产品的广告。广告刊出后,吸引了HK众多专业人士的注意;迪生公司一举成名。

八十年代初,中英关于HK问题的谈判方兴未艾,HK一度出现了移民潮,经济出现衰退,电影业也不景气。连有“电影王国”之称的邵氏公司也减少拍片,甚至出租影院。就在此时,潘迪生却开始投资电影,并且与洪锦宝成立了德宝电影公司。他这样做决非心血来潮。他认为,电影是一种大众化娱乐,就是经济衰退、消费力下降时,也不受影响。如三十年代初,世界经济大萧条时,也正是电影业兴旺发展之时。此外,透过影片中著名影星的衣着打扮,迪生公司所代理的世界名牌可以得到有力的推广,起到一种间接的广告推销作用。这样一举两得的生意,潘迪生自然愿意投资。

如今的潘公子正欲在香~港影坛大展拳脚,可以说是爱才若渴,对于陈笑棠这个人,他早有耳闻,不仅演戏了得,唱歌更是一鸣惊人,除此之外还涉及编剧,导演等方面,几乎可以说是个全才。这样的人如果不笼络过来,他绝对绝对是公司的损失。

此时洪锦宝当然明白这潘公子的心意,不过还是笑道:“只怕这个陈笑棠你很难笼络得住。”

“哦,为什么?”潘公子好奇道。

富豪公子看着陈笑棠仪态昂然地随着警察走出去,笑道:“有趣,真是有趣”

洪锦宝则咬着雪茄对那富豪公子道:“潘公子,你认不认识警署的人。我和那陈笑棠有点交情。”

潘公子点头道:“倒是认识一些高层,可以打个电话给他们。”

洪锦宝松口气:“那就多谢了”

潘公子忽然道:“那个陈笑棠是不是人缘挺好的。连宝哥你都替他说清。”

“因为这个人太讲情义了,邵氏对他那么好,他不会轻易背叛的”

洪锦宝哈哈一笑:“我们只是识英雄重英雄”

潘公子:“那么什么时候你把这位英雄朋友也介绍给我认识认识,你知道的,如今我欲要借助你们德宝的力量开辟一家新的电影公司。人才是必不可少的”

原来这个潘公子名叫潘迪生。虽然出身于富豪之家,却并未像一般富豪子弟那样参与父辈的企业管理,而是从父亲钟表行的最低层——售货员做起。后来对钟表感兴趣,就飞往瑞士在当地著名的钟表珠宝店当了十八个月学徒。十八个月的经历,不仅使潘迪生掌握了手表工艺,他甚至能自己装配出一只手表。更重要的是,他学到了瑞土人如何经营高档钟表及贵重珠宝行的经验。

一九八零年。潘迪生带着自己创业经营的全盘想法回到HK。回港后,他向父亲借了一百万美元,在HK最高级的购物中心中环置地广场开设了一家迪生钟表珠宝店,开始了他靠名牌、精品创业的传奇故事。中环是HK的高级商业区,租金昂贵。潘迪生以瑞士高级手表——劳力士、萧邦等及名贵珠宝为号召,在港人心中树立起名牌的观念。

对于潘迪生走名牌精品路线经营的手法,刚开始时,不少HK商家是抱着等着看这个毛头小子笑话的想法。因为八十年代初,HK只有少数消费者懂得享用名牌产品。但潘迪生坚持认为,HK已步入亚洲新兴发达地区之列,人均收入亦在中等发达水平以上,此时正是培养、建立消费者享用名牌产品的观念之时。迪生公司因顺应潮流,引导潮流,走在时代的前面,这才能在八十年代大展宏图,创造一种新的商业经营模式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