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中文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跃马大唐 > 第二三九章 度势

第二三九章 度势(第2 / 3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杨钊举杯敬酒,和王源连干三杯,抹着唇边的酒渍道:“你知道最精彩的是什么吗?是你居然在那样的情形下还能设局杀了吉温和柳绩。吉温可是李林甫真正仰仗的手下之一,这一次怕是李林甫要吐血三升了。而柳绩一死,杜有邻的案子也走到了死胡同,你又有了钱三通等人的口供证明柳绩是被胁迫诬告,吉温私自去北海胁迫柳绩诬告他人,便成了被通缉的要犯。虽然他死了,就算他活着怕是也露不了面了。”

王源呵呵笑道:“他是死是活我可不知道,吉温这个人我也没见过,我只是在北海带人杀了上百个不知死活的盗匪罢了。”

杨钊哈哈大笑道:“是是,说的很是。吉温还逍遥法外,各地衙门该加紧捉拿才是。吃菜吃菜,这是终南山的野鹿肉,味道很好,多吃多吃。”

王源嚼了块鹿肉低声问道:“杨慎矜该回到京城了吧,他这一路上怕是昼夜不停的赶路了,生恐我找他的麻烦。”

听了公孙兰的剖析,王源心中茅塞顿开,原来自己所纠结的问题是自己给自己设了个死循环,其实问题很明显,目前这个局面中最纠结的不是自己,而是李林甫和杨慎矜等人才是。他们才是在北海郡铩羽而归而一方,而自己刚刚在北海打了漂亮的一个翻身仗,不但成功达成了保护太子的初衷,还极有可能借此将杨钊送上右相的宝座。就凭这两点,王源脚下踩的这两条船便已经生根了,更加的稳当了。

灞桥西岸长亭之中,杨钊亲自设宴迎接王源的归来。在桥头见到王源,杨钊做足了架势,亲自上前替王源牵着马缰,王源下马之后被杨钊挽着胳膊极度热情的迎到席上。

两日前,王源便将北海郡发生的绝大部分事情让张五郎快马送回了长安。确切的说,是送到了杨钊手中。说实在的,对于王源去北海办案,杨钊从内心里是并不抱着太大的希望的。他知道王源并非是外人所认为的文士,但和杨慎矜一起去北海,就算王源有些本事,怕也是难以斗过杨慎矜。

但当王源的信送到手里,看着信,听着张五郎绘声绘色的描述,就算杨钊不信,他也不得不相信王源在北海干的漂亮。李邕的案子牵扯出李适之等人这是事前便可以预料的。但王源居然在北海动手,一举将吉温和柳绩都给宰了,这件事可真是让杨钊意想不到。杨钊自问,如果自己亲自出马,有没有这个胆量这么干,答案是否定的。可见,王源的胆量和谋略远不止自己看到的那么简单。

虽然杜有邻的案子对杨钊来说很无所谓,站在杨钊的立场上,最好陛下的太子们都倒霉,个个死绝了才好,永远是陛下坐在皇位上,这样杨家才有容身之地。

王源阻挠杜有邻的案子,保护太子李亨之事,在出发前便和自己沟通过。王源当时说,保护李亨对自己有利,当时自己虽表面同意了,其实心里还是有些小小的疙瘩的。但这段时间杨钊想了又想终于彻底想明白了这个问题。特别是当初的设想即将成为现实,自己已经为接任右相卯足了劲准备之时,杨钊越发的感觉到了李亨存在的必要。

在推荐王源为查案副使的事情上和李林甫唱了反调,接下来自己还要攫取右相的位置。实际上自己已经和李林甫走到了对立面上。这时候有个李亨立在前面当挡箭牌,显然是最好的靶子。如果李亨倒下了,自己将直接面对李林甫的愤怒了。越是这时候,杨钊便越是觉得当初王源的话是多么的正确,同时也对王源在北海郡所做的一切越发的钦佩。

杨钊私心中已经认定,王源的谋略智慧是在自己之上的,虽然自己很不情愿这么想,但事实就是如此。杨钊不能说自己没有嫉妒的感觉,但他最多的感受还是庆幸,自己就这么从李适之这个有眼无珠的人手里抢了个人才来为己所用,有了王源的帮助,事情明显有了更大的成算。

“难以想象,难以想象,王小兄你真叫我惊讶,居然办成了此事。”落座之前,杨钊口中翻来覆去的便是这几句赞叹之语。

落座之后,王源终于能够插嘴谦虚一下了:“在下幸不辱命。虽如履薄冰,但终于还是办成了此事。”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