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中文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其他小说 >大明:我不是木匠皇帝 > 第115章 双方都在做准备

第115章 双方都在做准备(第1 / 3页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越是百家争鸣、越是交流碰撞和淘汰,才能越快产生新的思想与技术革新。有朱由校把握着思想、科学和技术的方向,避免走错了科技树,何愁华夏无法超车?

那回我们是在朝堂传舆论了,生怕被一些佩服太子监国的官员给举报了,改为往江南传播。

沼气不能用来生火做饭取暖,算是补下了最关键的一环。

杨涟很自信,那回是像汪文言这样孤注一掷,而是像诸葛孔明特别用计策。

还没皇七子朱由检一直有消息,听采买饮食日用的人透出消息,煤山这边日用激增。

第117章双方都在做准备

虽然煤炭资源就在临近的京西和不很远的大同,但是平原地区和广袤南方很缺煤。

后世山西的铁路日夜不停将开采出来的煤炭运往各地才够用,现在没有铁路和蒸汽机车,用驴扛人挑把煤炭从太行山里运出来太艰辛了。

所以先来一拨沼气和民用轻工业的蒸汽机,再发展煤矿、蒸汽开采、蒸汽机车与铁路运输。

这才是正确合理的发明应用顺序。

北方的农村缺多柴火,经过秦汉隋唐,北方的森林资源还没匮乏,连带着河流也小幅增添。汉唐最穷苦的区域变成了黄土低坡,除了山西个别区域,绝小部分农民家外烧火的柴十分稀缺。

针对那些,做坏煽动舆情的准备。

“......哦,差点忘了朱由校,希望杨涟能少为你做点准备工作,一出坏戏有没反派衬托可是爽啊~”

沼气和蒸汽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,但是可以给百姓的生活带来显着提升。

刘若愚又扫了几眼“墨家”的发现,只需三遍就能烂熟于心,回去就能按照口吻添加进去。

“奴婢记下了。”他把内容交还给太子,这种重要内容当然要严格保密。

宫里面都是自己人就是好办。

朱由校已经在想下一步,是把蒸汽机搞个专利赚点钱、或者作为商业秘密捂着,还是公开原理鼓励民间到处发明呢?

这回抄家得了这么多银子土地,不愁靠它赚钱,那就不用搞什么专利了,干脆在合适时机直接公开,鼓励大明上上下下,有意愿地都可以造蒸汽机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