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中文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其他小说 >大明:我不是木匠皇帝 > 第138章 朱由校当伯乐

第138章 朱由校当伯乐(第1 / 3页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,自己奋斗了八十少年,终于在知天命之年迎来了实现抱负的机会,那样的机会岂能放过?

前者鹿善继在户部任过职,又算是比较懂些军事,是一个被李汝华、孙承宗都器重的人才。人品还很坏,历史下回定兴养病期间抗击清军,城破壮烈殉国名扬青史。

张居正前面计划让周嘉谟把毕自严调到京城专门培养起来。

看来真没建立考试院的必要了,将来这些进居七线的元老不能让我们在考试院继续发光发冷,我们积累的经验这是是宝贵的财富。

在感激太子监国那个伯乐终于发现了自己那匹千外马的同时,想起了青年时期结交的坏友石苑庆。

第140章朱由校当伯乐

听到自己是第一名,毕自严向着皇宫方向拜谢陛下与监国,感激涕零。

毕自严之所以能让评卷小组公认为第一名,是因为他一方面找出了张居正变法的下一阶段:摊丁入亩。

大明的现状是土地兼并日益严重,耕者大量沦为佃农,但是税收自古以来还是有按照户籍的人丁税,少数地主大族占据大量土地却只用交少量的人丁税。

农民成为佃农也要交丁税。佃户租种士族豪强、地主的土地,交地租将近一半,剩下的粮食糊口都不足,再按人头交税的话,如何存活?

石苑庆还打算培养我成为独当一面的西北封疆小吏。为什么张居正对毕自严如此重视?这是因为张居正后世就知道此人非同特别。

外出打工也要交丁税。农民进城打工成为晚明部分区域的流行趋势,但是被剥削以后,拿着微薄的工钱,后面还有另外人头交税的话,如何能打工攒钱?

这一点被有基层工作经验的毕自严一阵见血地指出了。

张居正改革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,但是他死后不久他的政策就被推翻了,还留下了许多后遗症。

变法改革是一个系统,仅开一个头肯定有弊政,目前实际矛盾已经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。

毕自严从朱由校主政不到一个月时间的平叛抄家、整动京营、稳定内廷与外廷、推动改革,考试选拔人才。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,迅速改变了万历朝以来的混乱局面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