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中文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武侠仙侠 >武侠终结者 > 第六十五章

第六十五章(第2 / 4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店伙送上来一壶热茶,先暖暖身子。南方吃米,他要了两菜一汤,来上一盆饭,便埋着头大嚼。一大盆板已吃了一半,饱暖饥寒,身上开始暖和,同时灯已点上,厅四角共有六盏菜油灯,每盏灯火大概只用三四根灯芯,所以仅发出昏暗的光芒,只能看清面目而已,一切皆显得寒碜,这就是小客栈的特色。他开始打量厅堂中的人,暗中留了心。

靠壁的一桌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年人,穿一身破旧的老棉袄,脸色苍黄,老眼昏花,无神地注视着桌上的一盘咸菜,缓缓地扒动碗中的饭粒,似乎没有食欲,年老体衰,风烛残年的景况令人望之感慨。

桌对面,一名穿了新棉袄的大汉,抱肘坐在一张条凳上,翘起二郎腿,目不转瞬饶有兴趣地注视着老人进食。

辛文昭深感古怪,看两人的神情既不像同伴,也不像主仆,是怎么回事?

大汉似乎等得不耐烦,放下二郎腿不耐地说:“老家伙,你怎么啦?好半天了没吃掉半碗饭,你是不是存心拖延?”

府下辖十县,总人口不到二十万人,分布在东西距四百九十里,南北距四百五十里的广大土地上,人丁之稀少,可想而知。全府有两条官道。只通马而不通车,南北官道北通金华府,南下福建。东西官道以府城为起点,东至温州府海口,其他各县都是小径,道上行人稀少。有些村落隔山而建,村与村之间目视可及,但走起路来却需花上一天半天工夫方可到达,可说是鸡犬相闻,老死不相往来。

但城市仍是相当繁华,土产颇为丰富,外销的有棉、绢、粗布、麻;缙云县的葛、纸、铅、茶、蕨粉;龙泉县的铁、银、香蕈、青瓷,景宁县的兽皮、药材;青田县的图书石;遂昌县富有神话色彩的名贵石棋子,漆……大量运至金华、杭州,换回生活的必需品,所以府城的土产店为数甚多,经营的人都是地方上有财有势的人。

同时,山高林密,官府鞭长莫及,也就成为土寇罪徒的逃亡窟。处州的土寇,在浙江是颇负盛名的,官府最为头痛,经常有上百人啸聚,占山为寇打家劫舍,官兵进剿他们便往深山里逃,官兵疲于奔命师劳无功,兵来贼走,兵去贼来,互相捉迷藏。因此,此地的民风相当强悍,而且相信鬼巫,即使是士大夫阶级,也迷信鬼神,民风之闭塞,可想而知。

南下的官道沿大溪上行,抵云和循小梅溪再上,从庆元县进入福建的松溪县。这条路走的人更少,走上大半天见不到一个旅客。

府城周有九里,有六座城门,丽水县附廓于城南。城外东南两面临水,南是大溪,东是好溪。在城东南会合后流入海。城内有十座小山。最高的是西南的万象山。因此,城中的街道,除了府衙前街尚算平坦之外,其他的街巷皆弯弯曲曲,街道窄小,人行走其中,有些街巷只能错肩而过,但谁也不否认,这是一座古朴而清幽的城市。

老年人用昏花老眼瞥了对方一眼,依然慢腾腾地进食,不理不睬。

大汉怒火上冲,一把抢过老人的饭碗,喝道:“不想吃就不要吃了,快,老爷在等着你呢,走”

小年夜的黄昏,辛文昭背着大包裹风尘仆仆地进入大西门,在山东麓距县衙不远处的丽水客栈打尖。

数月来,他足迹悉数出没于穷山恶水的僻壤,一边躲避大小罗天的追捕,一边苦练赵平安传授给他的内功和步法,进境相当惊人。只是没有和人交手,不知自己的修为已经达到了何种程度。

眼看就要近年关,人毕竟是群居动物,他也不例外。决心进入较繁华的府城过年,一扫周身的疲惫与风尘。

丽水客栈小得可怜,只有五间上房,三间统铺,门面小,房舍狭隘低矮。隆冬天气,天宇中阴云密布,罡风彻体生寒,水缸已开始结冰,而所有的房间内皆未设火盆,客人住店如需烤火,请至厅堂,要另外生火,可请店伙准备炭盆,收费另计。

辛文昭住的是大统铺,先找伙计讨要来一盆热水洗漱,安顿好行囊,出厅买食物充饥。厅堂不大,天快黑了还未掌灯,由于今晚客人不多,小小的大厅摆了六付座头,只有三付座头有客人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